走进洋湖再生水厂 解锁污水重生的密码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09:42 打印文件

        清晨的湘江泛着微微的薄雾,江风带着凉意扑面而来。为了感受家门口的科技魅力,记者走进了洋湖再生水厂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 与泵房的工业感不同,洋湖再生水厂像一座植物园:芦苇在风中摇曳,菖蒲沿着水岸延伸。水面清澈,鸟鸣与虫声此起彼伏,很难让人联想到,这里的水曾是城市污水。

        “我们在全国首次采用‘MSBR+人工湿地+湿地公园’的组合工艺,实现污水零排放和全部再生利用,出水达到准Ⅳ类标准。”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。

        在洋湖再生水厂,一滴污水的“重生”之旅就此开始。它先穿过粗格栅、细格栅,像被轻轻梳理的毛发一样,去掉混杂的垃圾和泥沙;随后,进入MSBR池,微生物在这里“进餐”,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;最后,清水流入三级人工湿地,穿过铺满碎石的湿地床,与芦苇、菖蒲、美人蕉为伴,在植物与微生物的默契合作下完成最后一次净化。

        这些“新生”的水最终会被送往不同的去处——2012年建成投运的一期工程,每日处理污水4万吨,主要作为洋湖湿地的生态补水;2018年投运的二期工程,每日处理污水8万吨,除湿地补水外,还广泛用于洋湖生态新城的绿化浇灌和城市道路降尘。2023年投入使用的三期工程,每日新增10万吨处理能力,重点用于靳江河生态补水,形成覆盖河湖、湿地、绿化的多用途再生水网络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 依托这一体系,洋湖生态新城作为长沙市近零碳示范试点片区,还布局了一系列绿色产业项目,打造洋湖零碳示范园。该园区是全国首个依托城市污水处理厂系统规划建设的示范园,将污水处理、人工湿地、城市湿地、中水厂、光伏电站、区域能源站、有机固废肥料厂等集于一体,探索水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的新模式。

        人工湿地不仅让污水变清,还成了市民的休闲场所。记者在湿地步道上看到,有老人驻足拍照,也有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参加科普活动,亲眼见证污水变清水的全过程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未来,洋湖将进一步拓展水资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,探索更多水生态修复技术,完善河湖补水网络,建设集水源保护、污水回用、湿地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区。